应天齐:搬的是砖,更是记忆

扫描到手机 二手房资讯 来源:广州日报 发布日期:2014-09-16 08:29 字号:T|T

摘要:中国古建筑是砖木结构,它们的材质决定了不能像罗马、威尼斯的石建筑那般永远保存。所以‘拆’是必然的,只是要科学地‘拆’。

“遗存·再生”千人拣砖大型当代艺术计划昨在安徽芜湖启动

声音:精粹

中国古建筑是砖木结构,它们的材质决定了不能像罗马、威尼斯的石建筑那般永远保存。所以‘拆’是必然的,只是要科学地‘拆’。

应强化文化意识,注重历史现存和历史文脉,根据不同的遗存现状深入研究,注重科学,放慢脚步,遗存才能得以真正保护和重建。

今天是明天的历史,引导后人‘往回看’,也是‘让后人看今人的时代’。要看未来,也要看过去,才明白传统是什么。

——应天齐

文、图/记者刘畅

现在,远在千里之外的安徽芜湖古城,正进行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特别行动——“遗存·再生”千人拣砖大型当代艺术计划!9月15日至19日,该计划由芜湖籍著名艺术家、深圳大学教授应天齐和付志强、胡石、刘克峰3位建筑师共同发起,芜湖市民自愿报名后可进入古城现场,拣寻各时代建筑遗存的砖块。

完整的老砖由工作人员现场封存建档,用于即将启动的古城建设之中;残砖则可由参与市民在上面签上自己的姓名和拣砖日期,交由工作人员封存,并在指定区域拍照留影、留言。这些签名古残砖和活动音视频资料将由应天齐制成艺术作品,永久陈列于建成后的“芜湖古城文化中心”。

这是一场怎样的行为艺术,将和古城发生怎样的联系?一位艺术家对城市中心古城改造的思考与实践将带来怎样的颠覆?本报记者特地专访了应天齐。

行动:“今天的文明将被后世记忆”

安徽芜湖古城原址,位于芜湖市中心,面积31公顷。说起家乡,应天齐如数家珍。“修旧如旧不是唯一的模式。”自2007年出任芜湖市政府古城改造总策划总顾问后,他的思考经历了最开始的“留存、不要动”,再到“新生命力”的不同阶段。

“罗马的美术馆是百年建筑,但是后半截坍塌了,但当地人没有‘修旧如旧’,而是衔接了一个有机玻璃结构的现代建筑,让人叫好。”应天齐举例说。他认为:“我们的时代是绕不过去的,后人会根据我们时代的建筑,研究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他说,这也是“拣砖计划”的简单初衷——“一个参加拣砖活动的青年,当他70岁的时候带着孙子来到这个广场,来到博物馆,当他听到自己当年的声音,看到自己当年的影像,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我们今天的文明将被后世记忆。我们搬的是砖,更是记忆!”

想法:建造“古城文化中心”博物馆

应天齐数次提及“非常幸运”——古城原址,只有部分遭遇破坏,整体保存相对完整。这得益于近十多年来,当地政府对古城改造历经数度规划,但一直按兵不动、未有开发,“古城所有的街巷及古城建制都较完整地保存下来。这就像一位老人,其身上的血管、肌理依然完好,只要悉心呵护,注入新鲜血液,他仍能焕发新光辉。”应天齐说。

那些拣出的砖究竟作何用途?应天齐构想,这些从古城废墟中拣出的古砖将作为古城中心地块占地约5000平方米的“古砖广场”的原材料,在广场中央将建造“古城文化中心”博物馆。“博物馆群落的造型将犹如几块巨型残砖相互依存的形态,这将是一件由建筑组成的公共艺术建筑类雕塑作品,博物馆主体将成为‘芜湖城市历史遗存史料馆’和《世纪遗痕》当代艺术馆,为废墟文化留下永恒的记忆。”应天齐说。

感悟:

让后人明白传统是什么

据悉,以“遗存·再生”为选题,他将申报2016年“第十五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平行展”,以艺术家和建筑师的对话方式,以芜湖古城改造项目为主题,强调遗存、再生。

应天齐说:“中国在高速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已付出了许多代价,艺术家应正视现实、积极面对,担当起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今天是明天的历史,引导后人‘往回看’,也是‘让后人看今人的时代’。要看未来,也要看过去,才明白传统是什么。”

责任编辑:王铁虎 关键字:二手房邯郸出售邯郸二手房小区邯郸出租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置家网 成就您的致富梦想
手机置家 买房租房全靠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