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新增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6处

扫描到手机 本地新闻 来源:邯郸晚报 发布日期:2013-05-08 09:54 字号:T|T

摘要: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核定并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核定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1943处),其中我市16处文物保护单位跻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行列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核定并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核定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1943处),其中我市16处文物保护单位跻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行列。

我市新增的1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是:南城村遗址、涧沟遗址、 固镇古城遗址、禅果寺遗址、林村墓群、玉泉寺大殿、常乐龙王庙正殿、九江圣母庙、滏阳河西八闸、天青寺大殿、黄粱梦吕仙祠、朱山石刻、水浴寺石窟、法华洞石窟、大名天主堂、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旧址。

南城村遗址为南水北调工程中的重要发现,该遗址位于磁县南城乡南城村村北,它的发掘和先商墓地的首次发现,为当地早期文化特别是龙山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为探索这一地区先商文明的起源、特点、进程、动因等方面,都将起到极为重要的影响。

黄粱梦吕仙祠是我市重要的旅游名胜古迹,该古建筑群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具有丰厚的道教文化、梦文化、民俗文化内涵,同时在海内外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其综合价值在国内是罕见的。

朱山石刻共有西汉、东汉、唐代时期三块摩崖石刻,位于永年县永合会镇吴庄村北的朱山顶上,由于该石刻的书体处于篆书向隶书过渡时期,字体由秦篆之长形演为方形,笔法随意朴实,无娇柔修饰之痕,并且在刻文中首次出现了明确封国纪年,这在全省、全国都是罕见,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此次被列入国保行列。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后,我市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达到了34处,这将大大提升邯郸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和分量,为邯郸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提供厚重的历史砝码,也必将为今后我市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赵清涵 关键字:邯郸文物邯郸磁县邯郸房产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置家网 成就您的致富梦想
手机置家 买房租房全靠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