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完成1473个美丽乡村建设任务

扫描到手机 本地新闻 来源:河北新闻网 发布日期:2017-11-24 08:43 字号:T|T

摘要:今年,邯郸市结合实际,打造有内涵、有韵味、有产业、有活力的美丽乡村,努力实现乡村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目前全市完成1473个美丽乡村建设任务,获评省级美丽乡村145个、全国十大最美乡村2个,整体工作位于全省前列。

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孙丽超 记者白增安)今年,邯郸市结合实际,打造有内涵、有韵味、有产业、有活力的美丽乡村,努力实现乡村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目前全市完成1473个美丽乡村建设任务,获评省级美丽乡村145个、全国十大最美乡村2个,整体工作位于全省前列。

科学规划,建设富有内涵的美丽乡村。坚持“改造提升为主,拆旧建新为辅”的美丽乡村建设总基调,在全市5366个村庄启动“3+X”工程,以净为底、以绿为色、以富为本,统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市级编制了“一导则三图集”,即《邯郸市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技术导则》和环境要素设计图集、建筑改造设计图集、基础设施建设图集,各村也都制定了控制性规划和详细性规划,确立了邯郸美丽乡村建设遵从自然、传承文化、做强产业、突出生态的丰富内涵。

彰显特色,建设韵味十足的美丽乡村。在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中,坚持不搞千村一面,不搞贪大求洋,不简单照搬城市模式“三不”原则。根据东部平原、中部丘陵、西部山区不同地理特点,结合城郊、工业园区、纯农业县等不同类型,尊重村庄的自然肌理和人文环境,因地制宜,一村一策,突出特色。拓展延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辐射范围,实现片区共享性、整体性、统一性。传统与现代融合并行打造,在保护村内古民居、古树原貌的同时,植入现代元素,通过市场化运作引入咖啡馆、电子网点、网吧等。开展“两改一清一拆”和“空心村”治理,治理后的闲置宅基有些建成菜园、游园、果园,形成景观节点;有保存价值的老房屋打造成民俗馆、纪念馆,成为乡愁记忆、传承文化的符号;有些租赁装修后成为民宿、农家乐、工作室、创业基地,有些则建成了村级互助养老院、弱势群体管护站等公益设施。

培育业态,建设产业鲜明的美丽乡村。按照“村有特色产业、户有致富门路”的思路,培育“三产融合”新业态,推进农民增收和集体经济发展。发展乡村旅游业,规划布局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健全农家乐、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风味小吃店、农事体验、民宿等服务设施,开展水果蔬菜采摘活动,形成吃、住、游、玩、看一条龙,吸引游客。对精品旅游村、历史文化村、少数民族特色村、传统村落、特色小镇等村庄,通过借助外力进行整体包装,规划推介了西部太行风情游、中部城郊休闲游、东部田园生态游。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培育新业态,提高产值,增加收入。曲周县东刘庄村以村集体名义注册成立合作社,实现整村土地流转,种植七彩苗圃和蔬菜大棚,带动农民年人均增收达6000元,村集体年收入达到30多万元。发展家庭手工业,挖掘农村妇女、老人等劳动力资源,鼓励外出务工者回村从事家庭手工业。馆陶县寿东村通过粮画加工,形成了集生产、销售、观赏、体验于一体的粮画产业链,带动周边村庄近千人从事相关产业,年产值达千万元以上。

创新驱动,建设活力四射的美丽乡村。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市县乡一把手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任务目标,逐级落实责任。实行市县乡村四级领导分包体制,明确市县两级领导每月到分包联系的村庄不少于3次,通过现场协调解决问题,把分包的村庄建成精品村。建立市县乡村4级项目账单库,对每个村庄的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动态管理,每个项目任务分解到人,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坚持日常检查与季度检查相结合,将日常检查、季度检查、半年观摩纳入年终考评考核,进行量化评定。对各县(市、区)及市直牵头部门开展增比进位活动,各项检查考核结果纳入到对县乡的年终整体排名和推荐优秀依据。通过开展“五好文明家庭”“美丽庭院”“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形成良好家风。

责任编辑:程世鹏 关键字:河北新闻邯郸新闻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置家网 成就您的致富梦想
手机置家 买房租房全靠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