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毛大庆被逼走成定局 万科迎严峻人事危机(3)

扫描到手机 热点话题 来源:地产中国网综合 发布日期:2014-06-23 10:39 字号:T|T

摘要:细心的人会发现,自万科招商大会后,在公开场合中已见不到毛大庆的身影,许多媒体人也表示已无法采访到毛本人。可推断,万科或已对毛大庆采取了禁言管控。

北万的大庆时代——从无米下锅到全城销冠

在毛大庆之前,北京一直是万科的拖后腿者。1993年,万科正式在北京开疆辟土,此后发展并不顺利,拿不到地、无米下锅。发展16年,至2009年中,万科在北京的项目仅13个,总开发面积刚满300万平米。同期,更晚成立的万科上海公司开发18个项目,总计400万平米。

频频更换的职业经理人也并不给力。在毛大庆加入万科之前,北万共更换八任总经理,从第一任谭志伦,到第八任周卫军,大多都没来得及与北京有亲密接触,一年之内便匆匆离开,北京也曾被称为“万科经理人的滑铁卢”。

万科总部认为,北京万科的弱项在于政府关系,所以郁亮在选第八任总经理时,对周寄予厚望,他认为周的优势在于搞定关系。但扛着压力上任的周卫军并没有让郁亮满意,这位原沈阳公司老总在北京的政治生态中表现出极大的水土不服。

直到毛大庆出现。郁亮选中他时,毛已在北京地产圈深耕十年。根据当时媒体1999年,毛大庆被凯德置业派到北京,当时北京公司只有“毛大庆一个人,随身的一包行李,以及居住的地下室旅店”。靠着个人打拼和人脉资源,毛大庆用十年时间,把凯德在北京从0做起发展到22个项目,规模达200亿元。

在北京这个深水区,金钱并非万能的,除了专业度和管理能力外,还要交得了朋友,谈得下生意,这恰是毛大庆的长处。毛大庆建筑学出身,同济管理博士,而且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政府资源和业界人脉深厚。他曾与数十位北京地产职业经理人发起联盟组织——这也让北京万科在市场招拍挂之外,获得了更多转让或合作项目机会,直接促成了与中粮、五矿、京投等企业的合作。

毛大庆入主北京万科后的业绩亮眼,第一年便给万科带来了一个年度销冠,这一度让毛与总部进入蜜月期。因为业内共知,北京万科当时一直是名不副实,远被其他地产商甩出前十;而毛大庆的到来相当于让北京万科打了场漂亮的翻身仗。当时,关于王石、郁亮两人挖角毛大庆的故事被业界奉为佳话,“择将有功”、“知人善任”是媒体对王郁二人的重要注脚。

毛并不负王、郁二人所望。五年来,北京万科业绩快速增长。2009至2013年,万科共拿地31块,连续四年跨越百亿门槛,一扫往日阴霾。2013年,北京万科首次在前三季度达成销售目标,全年销售额约达160亿元。

此外,毛大庆还关注民生,参与社会活动,探索社区商业和养老产业,媒体喜欢称之为“正能量的毛博士”。

将北京万科注入浓郁的“毛式个人风格”,对于拥有成熟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万科而言,无疑是一把双刃剑。资深媒体人认为,毛大庆过强的个人色彩,对万科职业经理人制度和新闻发言人制度确实造成了一定冲击,但毛也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万科与政府、业界和媒体的润滑剂,这在北京商业社会中尤为重要。“王石这几年都在国外,郁亮处理媒体关系时职业感过强、情感生硬,这需要毛大庆这样一种角色来给予缓冲。”

但显然,郁亮并不能容忍这种对万科多年打造的现代企业制度和精神领袖地位可能存在的冲击,即便“去毛大庆”可能引发的种种危机。

责任编辑:张雯霞 关键字:毛大庆万科楼市新闻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置家网 成就您的致富梦想
手机置家 买房租房全靠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