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红:经济遭遇 “去房地产化”阵痛(2)

扫描到手机 业界观点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发布日期:2012-10-23 10:13 字号:T|T

摘要: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景气状况持续下滑,促使人们更加认识到,稳定投资才能稳住增长,但同时又不能终止经济“去房地产化”进程。中国经济因此陷入了既要提振投资需求、又要坚持“去房地产化”的阵痛之中。

 而从以上分析看,当前经济“去房地产化”的短期负面影响已经出现。有鉴于此,一些人开始担忧,失去了“房地产化”支撑的经济能否保持稳定增长,因为以往的增长主要是依赖于经济的“房地产化”。比如,2008年为了稳定经济增长推出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其中巨额信贷和大量资金大都流向了建筑、基础设施和房地产等行业。由于建筑、基础设施和房地产等行业能带动上下游几十个关联行业的投资增长,这种带动作用对扩大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短期效果非常明显。

而现在,因为经济不振,稳定投资再次成为当前稳定经济增长的次优选择。但是,在经济“去房地产化”背景下,如何才能稳定投资,进一步考虑,有什么新的投资需求可以替代房地产投资、带动其他行业投资增长,并成为稳定投资甚至稳定增长的新动力。事实上,很难找到房地产投资的有效替代品,目前仅仅靠扩大基础设施、新兴产业等投资,对有效带动投资需求增长、达到稳定增长预期目标依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这样,中国经济就陷入了“去房地产化”的两难困境:如果不稳定当前的房地产投资,就意味着稳定投资的效果将大打折扣,经济也将面临继续缓慢下行或长期收缩的“硬着陆”风险;如果释放了被压制的房地产投资,稳定投资乃至稳定增长等问题都将迎刃而解,但巨大的潜在风险是将继续加重经济的“房地产化”,刺激房地产的再度繁荣,累积更大的房地产泡沫。

从政策相机抉择的角度分析,既然认识到了稳定投资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为了尽快扩大投资,不妨考虑发挥房地产投资的适度回暖对提振经济的正面效应,直至经济开始平稳回升。比如,8月份房地产投资增速环比小幅回升,9月份土地市场开始回暖,市场期待这一正面的影响慢慢扩散。当然,政策操作仍要谨慎,要坚决抑制房价反弹,防止房地产泡沫继续扩大。

所以,要看到坚持经济“去房地产化”的宏观政策目标,对经济成功转型有很大的正面效应,与此同时也必须看到,经济“去房地产化”的进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在抑制房价反弹的同时,发挥房地产投资回稳对提振经济的正面效应。 如此,中国经济在短期内或许可以触底回升,走出经济“去房地产化”带来的增长乏力的困扰。

责任编辑:赵清涵 关键字:张国红房产税征收房产税邯郸房产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置家网 成就您的致富梦想
手机置家 买房租房全靠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