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是未来经济发展新动力

扫描到手机 房产资讯 来源:重庆晨报 发布日期:2013-12-04 10:59 字号:T|T

摘要:“稳”就是保持经济增速和就业基本稳定,防止出现大的风险;“进”就是改革要有突破、结构调整要取得进展、民生要有改善。

继续坚持稳中求进

“稳”就是保持经济增速和就业基本稳定,防止出现大的风险;“进”就是改革要有突破、结构调整要取得进展、民生要有改善。

会议在分析研究明年经济工作时指出,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会议还明确,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

“明年的经济工作,既要巩固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又要在转型升级上实现突破。”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认为。

今年以来,在国内经济发展一度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情况下,中央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经济增速在三季度实现企稳回升。10月份的经济指标和11月份的先行指标都显示,中国经济总体上延续了稳中向好的态势,全年主要预期目标能够较好完成。

“今年以来的经济运行实践证明,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是正确的,宏观调控政策是务实、有效的,明年还要继续坚持下去。”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认为。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祝宝良分析,所谓“稳”就是保持经济增速和就业基本稳定,防止出现大的风险;所谓“进”,就是改革要有突破、结构调整要取得进展、民生要有改善。

王军认为,中国经济未来仍要防范失速风险,需要保持一定的增速为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创造有利环境。因此,当前宏观政策既不宜加码也不宜松手,而应保持定力、精准施策。

改革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

社会保障、医疗、食品安全、收入分配等领域的改革理应成为明年深化改革的重头戏

十八届三中全会描绘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各界对明年如何落实改革高度关注。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改革促创新发展。会议还要求,抓好对中央改革总体部署的落实,积极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明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改革毫无疑问将在明年经济工作中统领全局。”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研究室主任牛犁指出,“稳”的目的是为了“进”,中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深层次矛盾只能由改革破解。

改革千头万绪,从哪里入手?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强调,改革要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让全社会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成果,最大限度凝聚改革正能量。

专家们普遍认为,关系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障、医疗、食品安全、收入分配等领域的改革理应成为明年深化改革的重头戏。事关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政府职能、资源价格、市场准入、金融体系等领域的改革也亟待进一步突破。

“改革关键在落实。各地、各部门应尽快拿出本地、本部门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具体路线图和时间表,真正让改革成为转型升级的‘核动力’。”王军说。

着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新型城镇化更强调人的城镇化,需大量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带动大量的消费,是未来经济发展新动力,也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中国经济近来虽然实现了稳中向好,但经济回升基础不牢、内生动力不强问题突出。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着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换挡’已初步实现,但当前的经济增长一定程度上仍离不开政策支持,必须着力增强内生动力,这样才能更加健康、可持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说。

从外部环境看,世界经济仍未走出金融危机阴影。从国内经济发展情况看,投资、消费的进一步发展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瓶颈”,企业经营仍然比较困难,微观主体投资创业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增强。

经济学家们认为,明年要通过深化改革扫除体制障碍,创造良好消费环境,增强消费能力,放宽市场准入,激活民间投资,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新型城镇化将发挥对经济社会发展新的牵引作用。会议提出,出台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牛犁认为,过去中国城镇化进程落后于工业化,带来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新型城镇化更加强调人的城镇化,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带动大量的消费,是未来经济发展新动力,也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重点在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完善保障、改善环境等方面。明年促进就业应成为改善民生的突出任务

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改善民生。会议提出,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会议明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事业改革发展等。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表示,随着人们对经济发展认识的逐步深化,对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要求越来越强烈,重点在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完善保障、改善环境等方面。例如,明年大学毕业生总量依然很大,促进就业应成为改善民生的突出任务。

“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提法充满“含金量”。祝宝良说,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存在总量不足、分配不均的突出问题,优质医疗、教育等资源集中在大城市,而小城市、乡村资源严重匮乏。未来要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加大投入力度,创新体制机制,逐步解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

王军认为,在群众关心的很多现实问题上,这次会议都提出了明确的应对之策。在住房问题上,提出“做好住房保障和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对政府为中低收入阶层提供基本住房保障提出了明确要求;在环境问题上,强调“狠抓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回应人民群众对蓝天碧水的迫切期盼。据新华社

全国有262个

资源型城市

据新华社电 为统筹推进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

《规划》首次界定了全国262个资源型城市,并根据资源保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差异,将资源型城市划分为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四种类型,明确了不同类型城市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

《规划》首次确定全国262个资源型城市2020年发展目标,包括:资源枯竭城市的历史遗留问题要基本解决,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转型任务基本完成。

规划还要求资源型城市中的资源富集地区2020年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格局基本形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建立健全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规划》显示,我国67个城市由于自然资源趋于枯竭,经济发展滞后,民生问题突出,生态环境压力大,被列为衰退型城市,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和难点地区。

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介绍,67个衰退型城市涉及24个地级行政区,22个县级市,5个县(自治县),16个市辖区(开发区、管理区)。

杜鹰表示,我国将在2020年前完成资源枯竭城市的棚户区改造,实现“居者有其屋”。

他说,资源枯竭城市历史遗留问题严重,转型发展内生动力不强。目前,尚有近7000万平方米棚户区需要改造,约14万公顷沉陷区需要治理,失业矿工人数达60多万,城市低保人数超过180万。我国69个资源枯竭城市人口只占全国的4%,但是棚户区占全国的四分之一,需要治理的沉陷区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责任编辑:王彤 关键字:城镇化经济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置家网 成就您的致富梦想
手机置家 买房租房全靠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