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进校园,国粹润童心!邯郸这项活动得到社会认可

扫描到手机 本地新闻 来源:邯郸日报 发布日期:2017-10-19 09:01 字号:T|T

摘要:为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里远播馨香,今年4月28日,我市启动“知声腔国粹·爱家乡文华”邯郸市戏曲文化进校园活动。随即,一场场戏曲进校园演出活动在冀南大地迅速全面展开。

为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里远播馨香,今年4月28日,我市启动“知声腔国粹·爱家乡文华”邯郸市戏曲文化进校园活动。随即,一场场戏曲进校园演出活动在冀南大地迅速全面展开。

5个多月以来,我市坚持深挖底蕴、激活主体、培育特色,开展一系列活动打造亮点,推动戏曲文化进校园活动扎实开展,激发了学生对戏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截至目前,市直和18个县(市、区)共1900余所学校的148余万名中小学生观看了戏曲普及知识节目、听取戏曲知识讲座,占全市在校学生总数的93.8%

下足功夫 联动机制汇聚传承合力

戏曲文化是中华艺术文化的瑰宝。为推动戏曲精准高效进校园,我市成立戏曲文化进校园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活动实施方案,筛选优秀剧目,协调活动资金,采取以政府投入为主的运作模式,拨付专项资金,为活动的深入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建立协调联动机制,线上线下平行“开花”。市委宣传部统筹领导,市文广新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等部门形成联动格局,定期深入基层开展戏曲文化进校园活动,实现有人管、有人演、有人教、有人学。充分运用微博、微信矩阵以及校园网等新媒体平台,线上线下联动,普及戏曲知识,传播戏曲文化。

从今年起,我市“戏曲文化进校园”活动将使全市中小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与戏曲文化深度融合,形成戏曲传承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实现戏曲演出、普通教育、社团建设、特色活动等全覆盖。

新载体 多元“播种”现芬芳绽放

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我市实施“百所学校学戏曲、千所学校看戏曲、百万学生传国粹”的“百千万育苗行动”。全市收集汇总了包括梆子、豫剧、平调落子等40个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共151个演出剧目。

为让学生们能看“懂”戏,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学生,我市组织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创作编排丰富剧目,由“梅花奖”得主等众多知名戏曲表演艺术家到学校传授普及戏曲知识、表演剧目片断。在生动活泼的戏曲课上,老师讲得认真,学生们听得痴迷,优美经典的传统戏曲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

除了因地制宜送演出、送讲座,我市出新招、谋新意,打破原有填鸭式教学模式,探索了戏前说戏、角色行当体验互动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走近戏曲舞台、热爱戏曲文化,让学生们在赏戏、学戏、演戏过程中,更深更好地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薪火相传“戏曲之花”正落地生根

在我市各中小学校成立戏曲兴趣小组、广泛开展戏曲文化活动已成为校园生活的一部分。全市为学生们“烹制”的这一道道文化大餐,正在让戏曲之花落地生根。

我市启动“一人一社、一团十校”的帮扶发展机制,即一位专家至少帮一个社团、一个戏曲表演团体至少与十所学校结对子,让戏曲传统文化在学校“生根发芽”;引导鼓励每个学校设计一项特色活动,对影响较大的特色活动给予推广奖励。同时,鼓励中小学特聘名家名师、非遗传承人等担任学校兼职戏曲教师或戏曲辅导员。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戏曲在校园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目前,全市中小学校相继成立各类戏曲兴趣小组、戏曲社团,涌现出一批“娃娃豫剧团”“娃娃平调落子剧团”“娃娃京剧团”及“娃娃乐队”,创排出一批优秀戏曲剧目。

在各县(市、区)举办的文化艺术节、六一文艺汇演中,一批批“校园戏曲小明星”登台表演,由观众变成演员,由“要我参与”转向“我要参与”,加速了戏曲人才成长,壮大了“戏曲文化根基”,加速了地方戏曲人才成长。

在国家大力倡导传承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我市通过戏曲这部人生“教科书”,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根植到孩子们心中,形成传统文化发展的浓厚氛围。戏曲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不仅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也得到省委领导的批示肯定和社会各界的认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网、河北日报等中央和省主流媒体均对我市的做法进行了报道。

“锵——锵——咚咚咚!”丝弦锣鼓之声再次在校园响起,传承戏曲文化艺术的璀璨之光在这里绽放光芒。

责任编辑:霍喜亮 关键字:戏曲进校园国粹润童心邯郸这项活动

相关阅读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置家网 成就您的致富梦想
手机置家 买房租房全靠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