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首付贷”换马甲卷土重来
扫描到手机
房产资讯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布日期:2017-09-06 08:48
字号:T|T
摘要:去年下半年,央行等七部门出台新规,禁止房产中介提供“首付贷”。据媒体调查发现,仍存在部分房产中介违规协助提供“首付贷”,假借“信用贷”、“消费贷”之名活跃在二手房交易市场。
去年下半年,央行等七部门出台新规,禁止房产中介提供“首付贷”。据媒体调查发现,仍存在部分房产中介违规协助提供“首付贷”,假借“信用贷”、“消费贷”之名活跃在二手房交易市场。
网民指出,“首付贷”产品推高了居民购房杠杆,削弱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加剧了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影响金融稳定。对“首付贷”类业务须重拳整治,警惕部分消费贷变相涌向房地产市场的风险。
“首付贷”披马甲潜行
网民“董希淼”指出,今年以来,国家对房地产领域执行严格的调控政策,银行房贷业务“量缩价升”。但同时消费类贷款上升较快,不排除有一部分消费贷款变相涌向房地产市场的可能。与此同时,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资金也有很大可能进入房地产市场。
网民“红毛掌波”表示,目前还有一些平台将类似产品换上信用贷款、抵押消费贷款等“马甲”后,用于支付首付。对于贷出去的钱,理论上银行会要求贷款者提供票据以检查资金流向,但实际操作中很少有银行会检查。即使银行下定决心去查,要把这些钱款的去向完全监管到位本身具有很大难度。
网民“玉树”认为,首付贷产品面临根本性风险在于畸高杠杆带来的巨大风险。这一产品使得购房者零首付就可以购房甚至投机投资炒房。一旦房价下跌或购房人收入不稳定,购房者特别是投机性购房者的资金链立马断裂,风险马上就会爆发。
多举措整治“首付贷”
网民指出,整治“首付贷”要重拳出击,首先应明确要求银行、中介机构等正规机构不参与其中。银行应加强对客户首付资金来源的监控和关注。
网民“东方紫轩”表示,从商业银行入手,防范“首付贷”带来的高杠杆风险,是整顿“首付贷”的有效手段。央行和银监会可以要求商业银行加强放贷资质审核,将首付款来源作为贷款发放的一项条件。甚至可以“窗口指导”,要求首付款不是自有资金的,一律不得发放房贷。
网民“懒懒君”认为,对于变相开展“首付贷”类业务的机构,一经发现将依据相关政策和行业自律公约,将线索移交监管部门处置,同时建立黑名单制度。还可以建立监管长效机制;另一方面,各地区的行业协会也应起到积极作用,通过行业自律、自查等方式进行排查;互联网平台也应加强经营合规性。
-
支持 0票
-
努力 0票
-
雷人 0票
-
无聊 0票
-
难过 0票
-
愤怒 0票
精彩组图
-
去年百强房企普遍...
3月16日,由中国房地产TOP10研...[详情]
- 习近平新年警告:不能“上演霸王别姬的悲剧”
- 铁总:热门车票非固定 需求下降时验证码自动取消
- 房贷成明年监管重点 区别对待自住和投机型购房
- 19省下调工资基准线 工资还涨不涨?
- 河北全力应对雾霾 3天查处37个环境问题
- 3年后河北建成“环京津一小时鲜活农产品流通圈”
- 房地产泡沫风险最大的六个城市 房价涨这么猛!
- “7·23”东北虎致游客伤亡事件调查结果:不属于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 一季度全国综合地价上升近一成 土地供应下降0.2%
- 1邯郸碧水倾城营销中心1月7日耀世开放
- 2国瑞置业 | 先睹为快!2018年春晚海选精彩抢先看!
- 32018,从买房开始!
- 4谢谢了我的家 | 鲁迅:忘掉我,管自己去生活
- 5开路架桥启新局——2018年邯郸重点工作展望
- 6邯郸全市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推进会召开
- 7国瑞瑞城,我们的家
- 8明珠1号新年大优惠 首付12万买三居
- 9邯郸客运中心站16日正式启用
- 10良友·锦园2018年工程进度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