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城│邯郸一位退休老干部为家乡点赞!处处彰显文明气息

扫描到手机 本地新闻 来源:我的邯郸 发布日期:2017-08-22 08:57 字号:T|T

摘要:杨素琴,68岁,曾任中央储备粮邯郸直属库工会主席,现已退休,自2007年经常往返于青岛与美国的儿女家居住。

杨素琴,68岁,曾任中央储备粮邯郸直属库工会主席,现已退休,自2007年经常往返于青岛与美国的儿女家居住。

日前,刚刚从美国返回家乡的杨素琴老人携带着自己拍摄的图片,来到邯郸晚报采编大厅,向记者讲述这些年,尤其是今年创城以来,邯郸的巨大变化,杨素琴说,她要为她的家乡点赞:

我家住丛台区滏河大街康乐苑小区,由于一双儿女早年先后在青岛、美国定居。自2007年以来,为了照顾第三代孙辈,我开始了在儿女家来回居住的生活,一般在美国待一年半,在青岛待半年,也就很少回到家乡邯郸。但每隔一两年,还是要回家乡,看看亲人和朋友,顺便处理一些相关事宜。

每次回来,我都感叹邯郸的变化之大。家乡的道路四通八达了、家乡建起了立交桥了、家乡的公交车更换一新了……不记得哪年儿子开车回家,我们竟不认识回家的路了,直到一路打听着到了家门口,我们才反应过来,已经到家了。

这次回来,家乡的变化更让我感叹。我居住的康乐苑内的楼房粉刷了外墙、铲除了小广告,居住环境更舒适了。我还有一处老房子在复兴区五仓区车队家属院,这栋房子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修建的。每次回邯郸,我同时要回老房子看看。没想到这次,老房子完全变了模样,门前坑洼不平的道路磨平了,墙面粉刷了,家属院内也没有垃圾了,内墙上没有小广告了,虽说院内地方不大,但进行了整体规划,里面干干净净,十分整洁。  

值得一提的是,康乐苑正好位于滏阳河与沁河附近,站在我家阳台,我就能看见滏阳河。滏阳河两岸经过改造提升,两岸绿植摇曳,石砖路蜿蜒曲折,到了晚上,更是灯光璀璨、十分美丽,给人一种南方小镇的清新之感。每次早晨、傍晚,我都会沿滏阳河岸边散步,置身于这优美的环境中,十分惬意。而且,我发现,虽然每天早晚有许多市民在河岸边散步,但河岸边依然十分整洁干净。我总能看见值守的环卫工、义务劳动的小红帽,市民们也都十分自觉地将垃圾扔到垃圾桶内。我认为,市民素质的提高,才是最好的文明体现。

走在人民路上,让我眼前一亮。黑色的玄武岩路面,加上金黄色的中央护栏,不仅行车舒适,也给人一种高大上的感觉。因为每次出行,我都乘坐公交车,所以公交车的变化,又让我感受到一股清新的文明之风。公交车车厢内布置地十分温馨,从车厢外侧的公益广告、车厢内的一面面窗帘、整车花草装饰,再到文明展板,甚至手扶吊环的小卡片都写着“行车走路有规矩、道路交通有秩序”、“礼让斑马线、做文明有礼的邯郸人”等文明用语。我听说,这些车厢布置都是每辆公交车上的司乘人员自己动手制作的,其中有文明车厢、养生车厢、孝道车厢等不同主题。乘车期间,一些市民带着孩子,就会给孩子讲解这些小卡片,学习相关知识,这是一种无形的熏陶。可以说,邯郸城现在处处彰显着文明气息。

通过这几日在邯郸逗留居住,我看到了家乡的巨大变化,也感受到了家乡人民创城的决心与努力。我感到,现在每位邯郸人都在积极参与创城,我要为家乡点赞。我在青岛居住时,上了老年大学专门学习了摄影,我把我的所见所闻都拍了下来。作为一名邯郸人,虽然常常身处外地,我也要为邯郸创城出份力,所以这次专程来到报社,想把我的感受通过报纸讲出来,把我的家乡宣传好。在此,我衷心祝福我的家乡能成为全国知名的宜居宜业宜游的富强美丽的城市。

责任编辑:霍喜亮 关键字:退休老干部家乡点赞文明气息

相关阅读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置家网 成就您的致富梦想
手机置家 买房租房全靠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