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永恒,大爱无疆让我们一起缅怀杨海燕,了解她那些感人的故事

扫描到手机 本地新闻 来源:邯郸发布 发布日期:2017-06-13 08:58 字号:T|T

摘要:6月11日10时,磁县殡仪馆告别厅内,千人自发送别一位年轻的生命。她就是杨海燕。一名普通的中共党员、80后的年轻妈妈、邯郸红十字会工作者。在生命即将逝去的时候,她选择了无偿捐献器官。

6月11日10时,磁县殡仪馆告别厅内,千人自发送别一位年轻的生命。她就是杨海燕。一名普通的中共党员、80后的年轻妈妈、邯郸红十字会工作者。在生命即将逝去的时候,她选择了无偿捐献器官。

近两天来,媒体关于杨海燕的事迹屡见报端,网友和社会给予高度评价。

相信很多人和小编一样,希望走进杨海燕的生活与工作,去了解她是怎样的一位姑娘?是什么铸就她高尚的人格?她为何能做出如此的善举和大爱!

小编循着媒体报道,梳理和找寻了一些杨海燕的生平细节,以“关键词”的形式,帮大家逐渐还原这位真实的邯郸姑娘。

关键词:生前遗愿

作为邯郸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杨海燕平时主要负责造血干细胞和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今年5月20日,杨海燕突发脑疝,此后一直在邯郸住院治疗。她深知器官捐献对延续他人生命的重要,生前曾多次向家人和同事表达过捐献器官的意愿,希望用行动践行一名公益工作者的诺言。

6月6日,她的病情突然加重,后被家人紧急送到河北医大第三附属医院抢救。虽经全力救治,但最终仍没能挽回她年轻的生命。6月9日16时24分,杨海燕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她的家人决定帮她完成捐献器官的遗愿。

“在2015年5月份,邯郸15岁男童刘某捐献器官的时候,海燕就给我说将来我们也要捐献器官,我说行,我们一起捐,但是没有想到这一切来的太快,我现在像做梦一样,接受不了这个现实。”同事张静哭泣着说。

杨海燕生前工作照

关键词:生命延续

6月9日16时27分,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专家开始进行获取手术。一个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经“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科学分配,杨海燕的肝脏在石家庄成功移植给一位中年男子,她的肾脏被送往天津,使两位病人重生,她的角膜让两位失明患者重见光明。

“虽然我们不能救活她,但这样做,至少她身体的一部分仍活在这个世界上,女儿的生命在别人身上有了延续。就像她还活在这个世上。”这是杨海燕父母为女儿最后做出的选择。

杨海燕爱人办理相关捐赠手续

关键词:自立自强

杨海燕出生于磁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境虽不宽裕,但她从小就懂得自立自强、关爱他人。在河北农业大学求学期间,她几次把助学金让给其他同学,自己靠勤工俭学,最终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2014年,已在乡镇工作的杨海燕,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公务员招录进入邯郸市红十字会。

“海燕是14年通过考试,她平时话语不多,不争名不争利,一直在踏踏实实的埋头苦干,兢兢业业。”和海燕在一个办公室的同事渠子敬告诉记者。

杨海燕生前工作的地方

关键词:主动担当

“海燕虽然是个年轻姑娘,但工作上主动担当、有股倔劲儿。”同事张静告诉笔者,去年邯郸7·19洪灾期间,红十字会救灾任务繁重,单位人手十分紧张。但考虑到杨海燕已有六七个月身孕,行动有些不便,领导并未对她提出工作要求。“持续强降雨导致邯郸主城区部分路段积水严重,没想到海燕竟然趟着没过膝盖的水,早早地赶到了单位。”

杨海燕对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去年生孩子前两天,她还坚守在工作岗位。几年来,她负责的工作一直位居全省红十字系统考核前列。

杨海燕生前工作照

关键词:工作免检

杨海燕在办公室负责内务、人事、项目衔接等比较繁杂的工作,特别是项目工作,一个项目少则几个月多则一两年才能完成,杨海燕总是耐心细致对项目进行一项一项的梳理,不厌其烦地向上级红十字会请示沟通,给项目单位进行指导,一次次到项目点进行调研考察等。在她的努力下,她所负责的博爱家园项目、魏县博爱小学项目等都成红十字会的精品项目,在每年省红十字会组织的各市红十字会执行能力评估中,她所负责的工作总是位居全省红十字系统前列。

“海燕在工作上十分认真,只要是交给她的工作,我都十分放心,知道海燕肯定能做好。”邯郸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王俊玲说。

杨海燕生前与同事的合影

关键词:热心肠

她热爱生活,珍惜这份得来不易的工作。“她不管分内分外,只要招呼一声,她都立即去做。”邯郸红十字会赈灾处处长张静说,“她经常帮我们整理造血样,我们这个处具体负责协调造血干细胞捐献、人体器官捐献等工作,有时忙不过来,她就一起帮着干。可能也是因为这个缘故,她从那时起就萌发了将来去世捐献器官,帮助更多人的想法。”

“海燕是个善良朴实的姑娘,平时就是个热心肠,所以生命最后时刻才有这样的善举和大爱。”邯郸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王俊玲动情地说。

关键词:志愿服务

告别仪式上,邯郸市蓝天救援队队长许英强眼眶湿润,他曾多次率队与杨海燕一起参加志愿服务。“海燕工作热情耐心,遇到老年人咨询问题,她就一遍遍地解释,从不厌烦。”许英强说,“上下楼梯时,她总会主动搀扶行动不便的老人,一看就是个有爱心的姑娘。”

痛失爱女,杨海燕的父亲杨新民悲痛不已,但他理解和坚持支持女儿的生前决定:“女儿给我这个老父亲树立了榜样。”

许英强(邯郸市蓝天救援队队长)

关键词:大爱传承

据了解,杨海燕是邯郸市第一例在职工作人员器官捐献者,也是中国红十字会系统第一例器官捐献者。

邯郸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王俊玲为杨海燕的爱人颁发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荣誉证书",她哽咽着说,杨海燕是邯郸市器官捐献工作的推动者、见证者,更是践行者,她诠释了一名"红会人"的爱心情怀。

短评:

这个六月,充满忧伤,因为一个年轻生命的逝去。

这个六月,富有生机,因为她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得到延续。

在和往常一样平凡的日子里,大家记住了杨海燕,一起怀念杨海燕。因为她是用大爱延续生命的人。

在生命殒落的瞬间,她和家人作出的决定,让五个素未谋面的人重获新生。让更多人感到,一个生命的博爱,会给另一个生命带来希望,幸福可以在另一个地方永恒。

正是这种无私与超越,让生命澄澈,让人格伟岸,让社会文明蒸蒸日盛。

责任编辑:霍喜亮 关键字:缅怀杨海燕无偿捐献器官殡仪馆告别厅

相关阅读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置家网 成就您的致富梦想
手机置家 买房租房全靠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