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邯郸置家网>地产新闻>业界观点

业界观点

业内:楼市下行已成为事实 不动产配置勿超四成

随着沪港通各项准备工作的顺利推进,“通车”之日渐行渐近。如何借力沪港通,让资产站对位,实现自身资产的保值增值?这成了包括老广在内的投资者关注的焦点。[详情]

央行盛松成:近期银行贷款利率趋势性下降

据悉,央行调查统计司的标准化存贷款综合抽样统计系统采取了近300家法人金融机构的3000多家支行作为样本,每个月采集1亿笔左右的存贷款信息,约占全部金融机构存贷...[详情]

观点:长期人口流入才是城市房价稳定的核心

对大部分商品房供给过大、人口流入放缓的二三线城市来说,放松限购只是权宜之计,减少经济对地产的依赖症,准确给城市定位,提高政府部门的服务质量,发展适合当地的优势产...[详情]

观点:中国经济快则四季度进入降速周期

中国经济有巨大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更不会发生“硬着陆”,但从银行的角度看,目前却是“经济的下行风险增加,房地产业山雨欲来,地方债务压力巨大”,经济将重新进入降...[详情]

朱中一:行政性措施退出只是时间问题

“像拐点、崩盘这样的词汇,我是从来不用的。类似这样的表达很不准确,外界很喜欢拿去炒作。”出身官场的朱中一做事、说话素来谨小慎微。[详情]

陈德成:中国房地产大环境已变 调控可转向

现在,中国房屋价格快速上涨的背景已经没有了,权宜之计生存的背景已经消失,因此理应及时退出。[详情]

专家:中国经济绝不容许楼市暴跌 跌15%都不行

根据笔者观察,中国经济今年保7.5%应该没问题,但想在明年仍然稳在7.5%以上很难。[详情]

陈劲松:把2013年房价涨幅跌回去是大概率事件

2014年至今国内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并非因为需求方突然不需要房产,而是供应端领教到了资金自由流动的威力。[详情]

连平:商业银行对地产信贷不会收紧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商业银行不会收紧对地产信贷,同时银行的金融政策将继续支持国内地产,未来房价会持续平稳的走势。[详情]

范剑平:经济新常态下增速不会降到5%以下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表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下经济增速可能是7%,也有可能在6-7%之间,到底是什么水平,最终需要市场来回答,但是不会像很多人讲的降到5...[详情]

孙春祥:房地产的“白银时代”到底什么样?

业内对“黄金时代”的异议并不大,主要是指过去十年地产商“拿地就能赚钱”的时代。但对“白银时代”的理解,显然就是智者见智了。一部分人认为,“白银时代”是指市场依然...[详情]

杨红旭:房企库存压力大 降价促销将是下半年主旋律

龙头房企中报出齐、表现惨淡,半数已发布业绩房企利润下滑,最大降幅超过700%。[详情]

评论:依赖症最深的楼市“黄金月”

今年观望气氛浓厚,销售不畅,供过于求,楼市出现了明显的转折。虽说崩盘有点危言耸听,但拐点之说则基本可以成立。[详情]

文林峰:加快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正逢其时

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博览会即将召开之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文林峰特别接受《中国建设报·中国住房》记者专访,围绕住宅产业化为什么、是...[详情]

评论:公租房空的是房 伤的是心

最近,有关公租房闲置的新闻不少。深圳公布的审计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全市公租房空置了1354套;合肥某廉租房项目建成4年仍未交付使用;武汉3000套廉租房也在完工...[详情]

观点:别让传言搅和了楼市“金九银十”

本周楼市出现两大传言,一是传南沙已被中央批准为第二个自贸区,一是传农行放开限贷,虽先后被辟谣,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的关注焦点。[详情]

专家:中国房地产全局性风险被高估

9月的第一个周末,年轻的王晓(化名)夫妇放弃了中秋小长假的休息时间,跟着房屋中介在北京看了11套二手房,“我们有点着急了,想要加紧看房,准备出手。”王晓说。[详情]

评论:金九银十开发商也讲讲舍得之道

记得有一句电影台词叫做:没有谈不拢的生意,只有谈不拢的价格。放在房地产买卖中,这句话依然适用。[详情]

评论:房企大佬“不务正业”折射行业变局

众所周知,楼市目前处于漫长调整期中,相比于中小房企期盼“金九银十”旺季快点到来,房企第一梯队目前还不到生存堪忧的境地。一边是万科与淘宝合作促销卖房赚足了网民的眼...[详情]

央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房地产投资或进一步放缓

10日,在天津举行的2014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俊表示,从当前形势看,中国经济增长依然强健,投资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国家也采取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