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砖石房屋倒塌最多 坍塌与结构有很大关系

扫描到手机 房产资讯 来源:北京晚报 发布日期:2013-04-24 16:12 字号:T|T

摘要:上里镇位于雅安市雨城区北部,距离雅安城区约27公里,但上里与雅安地震的震中龙门乡,直线距离只有10公里。所以当地震发生时,上里镇的受灾较为严重,尤其是房屋受损面积较大。

建于道光年间的韩家大院坚挺安稳

钢混楼 没塌

上里镇位于雅安市雨城区北部,距离雅安城区约27公里,但上里与雅安地震的震中龙门乡,直线距离只有10公里。所以当地震发生时,上里镇的受灾较为严重,尤其是房屋受损面积较大。

昨天,记者对上里镇受灾较重的共和村等村庄,进行了探访,发现受损房屋中,多数是十几年房龄的旧房。这些旧房绝大多数没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只靠砖砌。而那些幸存下来的房屋,多数是在汶川地震后按照新标准修建的钢混结构。当然,幸存房屋中还有奇迹,百年历史的纯木结构韩家大院,几乎完好无损。

 加强柱的作用十分明显

    钢混楼 没塌

上里镇庙圷村,一栋正在建设的四层楼房前,39岁的杨洪举站在楼前。他的手臂上戴着一个写有“党员抗震救灾突击队”的红袖标。“我是党员,地震之后村里成立了突击队,村民有需要,我们就去帮忙,帮助大家从阴影中走出来。”

杨洪举身后的四层楼房并未完工,窗框上还没安玻璃,地砖横七竖八地堆在地上。杨洪举在深圳打工11年,去年刚刚回到老家,盖了一栋四层的楼,“我在深圳做销售,老婆和两个女儿都在老家,我把挣到的钱全部带回来盖房,也希望能照顾她们。”杨洪举打算房子建好后开一个农家乐,“现在所有的计划都乱了,这个房子花了近60万元。”

杨洪举家周围的许多房屋的承重墙用的是一层砖,杨洪举的新房加固了一倍,用两层砖就为抗震,但是仍旧没有挡住地震的冲击。门前几根约半米长的加强柱支撑着整栋四层楼,加强柱就像一个水桶一样,埋进地下1.5米左右,水泥和钢筋是加强柱的主要材料,水泥浇筑进柱子中,紧紧地包裹住钢筋,也成为支撑房子的主要力量。

加强柱的作用十分明显,房屋的整体结构没有受到太大损毁,房子一侧的墙体出现了几条手指宽的裂缝,墙中的红砖清晰可见。

加强柱支撑住了楼梯的结构,在强烈的摇晃中,楼体整体出现了下移,在一楼中多处出现了裂缝,加强柱也出现一些倾斜。“我的这个房子已经算是很结实的了,但是墙体也在地震中被甩出了几条严重的裂缝。”

紧挨着他家四层楼房的是一栋二层小楼,也是杨洪举在15年前盖的,建房时没有用水泥和钢筋的加强柱,但他仍旧采用了两层砖墙作为承重墙。房屋一侧一条长长的裂缝贯穿整个墙体,一面墙几乎已经与楼体分离,“砖墙完全移位了,被地震给甩出去了。看上去好像不严重,但是已经完全坏掉了。再有强度大点的余震,这一块就会掉下来,每次余震的时候都会有石块掉下来。”

上里镇共和村的张达斌,家里的一间红色砖石结构的老房子,倒塌大半。中国铁建的救援队,正在帮张达斌抢救老房子里的财物。老张的这间旧屋,是十几年前修建的,虽然地基埋了钢筋,但墙壁全部依靠砖砌。现在,红色的方砖,散落一地,旧屋的屋顶和墙壁都严重受损。

就在这间红色老屋隔壁,是张达斌家建了不久的新房子,因为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新房除了屋顶的瓦片被破坏,其余框架均保存屹立不倒。

坍塌与结构有很大关系

    砖石房 倒了

连接雅安城区与上里镇的公路,只有一条雅上路。这条崎岖的山间小道,在半山腰开山而建,巨大的岩石低低地压在头顶,车辆需要从岩石下小心翼翼地穿过。一路上,时不时能看到黄色的醒目标牌上写着——此处有飞石,请勿停留。

沿着雅上路,从南向北,一路会途经下里(现名碧峰峡镇)、中里,这两个乡镇也在地震中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以房屋受损为主。但受灾面积最大、受损最严重的是最北边、最接近震中的上里镇。

沿着崎岖山路一路向上,路边坍塌的房屋频繁出现。坍塌的房屋中多数屋顶为木质结构或预制板,屋顶在地震中直接向下砸去,周围的墙体或向里或向外出现坍塌断裂。一栋楼房屋顶坍塌下来,落在二楼的地面上,组成屋顶的多根木头探出楼梯,七扭八歪地拧在一起。上里镇政府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在这次地震中,坍塌的房屋与结构有很大关系,砖石结构的房屋倒塌的最多。”

上里镇庙圷村,一栋白色二层小楼,修建了20多年的老楼房在地震中受到严重损毁,房顶重重地砸下来,木头向外支出。二楼的墙体坍塌断裂,露出一层红砖。房屋的主人说:“那个时候建房都是一层砖的墙,也没有考虑过地震的因素,就是汶川地震时,也只是把一些瓦片甩掉了,房子的整体没有受到多大损毁。”

郑加琴家的房子有20多年房龄,砖石结构的平房,屋顶是木质结构,墙体是没有钢筋的砖墙。地震中,屋顶在掉落,周围的墙体也砸向屋内。“很恼火,墙都倒掉了,地震时墙从四周向中间倒塌。”

上里镇共和村白凤英十几年前建造的砖石结构老房子,在这次地震中,遭遇严重损坏。而去年耗资十几万元建造的钢混结构新房,保存完好。

以旅游为主要产业的上里古镇中,一条300米长的步行街上云集了许多小商家,韩先谋的面馆就开在这条街上。从外观上看,整条街的建筑都是木质结构,损毁并不严重。“这里的房子建了有十来年了,看着都是木头的,但是有很多店面的墙里面还是砖的,房顶是预制板的。”在地震中,韩先谋家的房顶从墙体上掉落,砖墙也砸向了二楼的室内。韩先谋的手臂和腿都在地震中被砸伤。

商户说,步行街上有一部分房子是纯木结构,这些房子只是家具等倒掉,房屋结构和墙体几乎都没有受损。

百年老宅只掉了瓦片

    木结构 完好

上里古镇是上里镇的重要旅游景点,古镇初名“罗绳”,是历史上南方丝绸之路临邛古道进入雅安的重要驿站。明末清初,古镇越发繁盛,便以镇中最有势力的五大姓氏更名为“五家口”,至今仍流传着这五大家庭的各自千秋,即:杨家顶子(官宦仕家)、韩家银子(经商钱多)、陈家谷子(粮田众多)、许家女子(长得标致)、张家碇子(习武卖药)。

五大家族的老宅,现存至今,保存最完好的,就是韩家大院。据韩氏家谱记载,韩家在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从陕西移居于此。依靠灵活的商业头脑,韩家的先祖将陕西的特产贩卖到四川,并因此让家族兴盛起来。

清乾隆至道光年间,韩家在上里兴建起穿斗式木结构房屋。现在的韩家大院多建于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占地4600平方米,由七个四合院组成,故称 “七星抱月”。大院现在被整体包装,韩家的24户后代,在此经营餐饮和旅游生意。

42岁的韩德锦,是韩家的第11代传人,他在韩家大院里拥有六间屋子,一年依靠接待游客住宿,能收入30万元。

2008年汶川地震和这次芦山地震,韩德锦都有印象,“这次地震比2008年要凶多了,先是地在晃,然后房子开始咯吱咯吱响,屋顶的瓦片掉了不少”。

房子响了,瓦片掉了,但没有塌。纯木质的柱子、房梁、墙壁,虽然因年代久远而泛着灰白,但看不出任何摇晃过的痕迹,坚挺安稳。

68岁的文素莲,嫁进韩家已经40多年,她在雅安地震发生时,被吓得够呛,“好几十年了,从来没有这么大的地震,我本来在厨房做早饭,感觉地动了,赶紧往外跑。但是,唉,年纪大了,腿脚不好,胳膊肘摔伤了”。

文老太卷起袖子,很是不好意思地展示了一下伤疤。摔了那一跤后,文老太看房子没事,又进厨房开始劳作,生活没有受到地震丝毫影响。

“这房子牢着呢,肯定没有事”,文老太一边往嘴里塞刚刚煮熟的芋头,一边信心满满地笑着。

厨房外,是祖辈们留下的院落,设计精巧的花坛、树木,青葱翠绿,与木质的老屋相得益彰。

责任编辑:牛萌萌 关键字:邯郸房产邯郸置家网地震坍塌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置家网 成就您的致富梦想
手机置家 买房租房全靠它